民国时期,北伐战争结束后,四川有“金木水火土”五大军阀,分别是邓锡侯、杨森、刘湘、刘文辉、田颂尧五人,除了这五大军阀外,刘成勋和赖心辉、李家钰等人,在四川也有一定的实力。
赖心辉原本是四川的豪强之一,北伐战争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军长,可惜之后在四川军阀混战中战败,成为一个孤家寡人,而且他的晚年也特别凄惨,去世的时候身上只有一元钱的法币。李宏锟在民国成立后,加入了军阀刘存厚的部队,他的直属领导就是赖心辉,后来赖心辉羽翼丰满,李宏锟就跟着赖心辉脱离了刘存厚。
随着赖心辉的势力越来越强,李宏锟的官职也越升越高,担任第二十二军的副军长,当赖心辉被刘湘打败后,李宏锟就归顺了刘湘,成为第二十一军副军长、参谋长、重庆市长等,解放战争末期参加了和平起义活动。
1888年,李宏锟出生于四川三台县,从小家庭条件比较优越,在老家读完私塾后,就考入县城的学堂。
1906年,清政府取消了科举考试,李宏锟就弃文从武,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,和刘湘是同班同学,这也是日后刘湘信任他的原因。
1909年,从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,李宏锟编入四川新军第三十三混成协(旅)。
1912年,民国成立后,刘存厚担任川军第二师师长,赖心辉为炮兵营营长,李鸿锟为少校连长。
1916年1月,护国战争时期,蔡锷、唐继尧、李烈钧等人在云南组建护国军,“护国战争”爆发,蔡锷率领护国第一军进入四川和袁世凯的北洋军作战。这时候刘存厚率兵响应护国军,赖心辉为炮兵团团长,李宏锟为中校营长。
1917年,刘存厚担任四川督军兼第二十一师师长,赖心辉为第四十二旅旅长,李宏锟为第八十四团上校团长。
1921年,赖心辉已经率部脱离刘存厚单干,担任四川边防军总指挥,李宏锟为少将旅长。
1923年,赖心辉和杨森爆发战争,虽然李宏锟是赖心辉部下,但他和杨森关系也很密切,在这样的环境下,李宏锟不得不率兵和杨森战斗。正当双方激战的时候,李宏锟的母亲突然去世,听到这个噩耗后他根本没有心思指挥战斗。
对面的杨森知道这件事后,就下令部队停止进攻,还带人带着慰问金去见李宏锟,让他赶快回去料理母亲后事,说他们战场上是对手,但私底下还是朋友,就是因为杨森的重情重义,此后李宏锟就没有认真和杨森打过仗,一直是能躲就躲。
1924年,李宏锟升为四川边防军第二师中将师长。由于李宏锟和刘湘是同学,所以赖心辉就派李宏锟作为代表常驻重庆,他曾说服刘湘一起联手镇压“泸顺起义”。
1926年11月,北伐战争爆发后,四川军阀们名义上的老大吴佩孚,在两湖地区被国民革命军打败,四川军阀们眼看形势不对,全部宣布归顺国民政府,赖心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军长,李宏锟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。
1928年,赖心辉被刘湘打败,赖心辉率领残部退往贵州,在刘湘的劝说下,李宏锟没有跟赖心辉去贵州,而是加入了刘湘的第二十一军,担任中将高级参议。之后李宏锟去往重庆,开办了高级警政学习班,为刘湘培养警政人才。
1930年,刘湘担任四川善后督办,李宏锟为督办公署中将参谋长。
1933年,刘湘打败刘文辉后,彻底控制整个成都,任命李宏锟为第二十一军副军长,兼成都卫戍司令。
1936年初,李宏锟担任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。2月,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授予李宏锟为陆军中将军衔。4月,李宏锟担任重庆市代理市长。
1937年6月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,李宏锟去往南京,参加“中国警察学会”,兼任学会顾问。
1938年初,刘湘率领川军出川抗日,可惜刚离开四川就在湖北武汉去世。5月,刘湘去世后,李宏锟返回重庆,正式成为重庆市市长。不久后,李宏锟又担任重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,兼重庆军警联合督察处中将处长,由于川军内部斗争,李宏锟重庆市师长的职务很快被免去。
1939年,李宏锟改任四川禁烟公署帮办。
1940年,李宏锟被选举为四川省参议会议员。
1945年11月,抗日战争结束后,蒋介石要求各地军阀们裁军,他不敢去动那些有实权的川军将领,所以就拿李宏锟这样有职无权的人开刀,因此李宏锟选择从部队退役,然后回到绵阳老家和朋友做生意。
1948年,解放战争时期,国民党兵败如山倒,李宏锟和龙杰三等人在当地号召停止内战。
1949年底,解放军进入四川,李宏锟和三台县的国民党工作人员一起起义。
1950年,李宏锟担任川北行署高级参事,兼社会处顾问,负责帮忙策反那些国民党潜伏在川北的特务。
1951年,李宏锟去往重庆居住。
恒瑞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