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晋王朝那段动荡岁月里,皇室宗亲为争夺帝位爆发了惨烈的八王之乱,司马家族的数十位王爷纷纷卷入这场权力漩涡,许多人最终命丧黄泉。然而在这片腥风血雨中,却有一位王爷不仅毫发无损,反而赢得了各方势力的敬重。这位王爷表面看似疯癫荒诞,实则深藏智慧,在乱世中保全了性命,更以八十高龄善终,成为司马懿诸子中最长寿者。那么,这位传奇人物究竟是谁呢?
一、显赫的宗室地位 这位传奇王爷名叫司马干,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叔父。司马懿共有九子,其中与正室张春华所生三子最为显赫,分别是后来奠定晋朝基业的司马师、司马昭,以及这位司马干。司马干字子良,在曹魏时期便凭借父兄权势,历任抚军中郎将、平阳乡侯等要职。西晋立国后,作为晋武帝司马炎的亲叔父,司马干获封平原王,食邑高达一万一千三百户,地位尊崇无比。 当时晋武帝诏令诸王就国,唯独特许司马干留居京师洛阳。这不仅因为他身染沉疴,更因其性情古怪、淡泊名利。史料记载他颇清虚静退,简于情欲,对权力毫无觊觎之心。晋惠帝即位后,作为皇帝的叔祖父,司马干地位更显尊贵,获加左光禄大夫,保留侍中职位,享有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等特殊礼遇。 二、特立独行的处世之道 尽管地位显赫,司马干却对朝政漠不关心。其封国官员出缺时,必严格考核才能补任。令人称奇的是,这位王爷对丰厚俸禄视若无睹,任由秩奉布帛,皆露积腐烂。朝中重臣登门拜访时,往往要在门外等候多时,有时苦候整晚也难得一见。更令人费解的是,他对亡故的侍妾从不立即安葬,而是置后空室中,数日一发视,待尸体腐败方才下葬。 然而细究其为人,司马干待客时与人物酬接,亦恂恂恭逊,初看毫无失礼之处。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,实则是他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。他用荒诞不经的外表掩饰内心的清醒,以怪诞行径避开政治漩涡,这种大智若愚的处世之道,最终让他在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。 三、乱世中的长寿智者八王之乱期间,西晋宗室互相倾轧,死伤惨重。但无论哪方势力掌权,都对司马干礼遇有加。赵王司马伦执政时,任命他为卫将军;齐王司马冏诛灭司马伦后,宗室纷纷献上厚礼,司马干却只赠百钱,并意味深长地告诫:赵王逆乱,汝能义举,是汝之功。然大势难居,不可不慎。 当司马冏专权时,司马干登门造访,竟毫不客气地占据主座,严厉训诫道:勿效司马伦所为!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掌权,司马干干脆闭门谢客。时人对其行为议论纷纷,或言其疯癫,或谓其韬光养晦。公元311年,司马干以八十高龄寿终正寝,成为那个动荡年代少有的善终者。细究其一生作为,这位看似疯癫的王爷实则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智者,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在乱世中保全了自己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瑞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